近日,betway唯一官网历史学系黄保罗教授所组织的马丁·路德翻译团队成功举行了《马丁·路德著作集》翻译研讨会。会议由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德国波恩大学、柏林自由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学者数十人参与。会议中一共有十七名学者进行了发言,就各自所负责的路德文本进行了进度汇报与问题交流。
会议在上午9点后开始。betway唯一官网中欧人文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芬兰华人学者黄保罗教授发表了会议开幕词,并对大家进行了的翻译工作进度进行了肯定和鼓励,从世界史学科的视角强调了路德著作集翻译的意义,作为中世纪的结束者和现代性的开启者,路德是思想史发展中的灵魂人物,他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欧美西方社会,而且对全世界至今仍有重要意义。此项翻译将会填补汉语学界的空白,既能促进学者准确理解欧美思想发展史的线索与真相,又能帮助反思汉语学界与西学之间的关系。
黄保罗教授开幕词大致如下:
本次会议的目的可以总结成以下三点。第一点,大家共同交流马丁路德哲学状况。彼此可以交流反馈下所遇到的具体问题,从而找到解决方案。第二点,我们希望与会者能互相帮助并能给其他未参加的译者提供帮助。同时希望大家来重视路德,在路德文本的翻译上带来进步。第三点,每个人作为团队一员,虽然量上不一样,但是身上的担子都很重。华中科技大学的德语的团队,已经根据翻译的第五十五卷索引,来寻找魏玛版的德语原文、拉丁语原文的术语。这样就可以让我们不同译者的翻译不会出现核心错误。经过多名学者的参与,第五十五卷汉语词条已经基本整理完成。除了翻译团队外,还有十人左右的学术委员会,可以从团队外给出咨询意见。将来翻译出版完成的时候,我们将在信雅达这几项标准下接受大众的审视。而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我们有信这一标准作为根基,我们的成果不论如何都难以被动摇。所以大家要把“信”作为第一位。我作为项目带领人,关注路德十几年二十几年,一直迟迟不敢动手,就是担心信达雅三个方面的问题。在我个人的经历中,一直很明确对路德著作进行翻译的重要性,这项工作也常常让我寝食难安。最后我们也许不会达到很绝对的完美,但是愿我们每个人都尽心尽力,让路德著作的翻译得到最好的结果。
在黄保罗教授的开幕词结束后,各位学者按照事先所选定的顺序依次就自己所负责的内容提出自己翻译所面对的重点和难点。
各位学者的问题总结掠影:
David:个人在翻译中具体整理出来以下七个方面。七个方面包括:索引的确定与统一、和合本上的不准确、英文he和He在句子中分别指称人和指称上帝的问题、缩写的问题、注释的标准问题等。
朱东华:在翻译中所遇到的术语问题可以参考《罪:教义研究》(合译、香港2006)等已经出版的译著。同时还有王晓朝主持的“古希腊哲学学术数据库”等工具来作为参考。同时就柏拉图、奥古斯丁等人的书名翻译进行了讨论。最后就属性交通(communicatio idiomatum)、
、位格(又译身、身位)等专业术语进行了讨论。
凌海青:讨论了翻译中的疑难句子以及中英文表达的问题。最后交流路德作品篇目的统一。
陈企瑞:讨论了路德文本中圣诗问题的理解以及圣诗术语的翻译问题。同时就翻译中所遇到的没有现成翻译的圣诗术语以及相关的翻译难点进行了交流。最后讨论了诗歌中文翻译中的押韵问题。
张仕颍:交流了一些初译者的翻译问题,比如:翻译速度较慢、标注问题、页码注释问题、简写和缩写问题、原文信度等问题。最后就中国教会所传承下来的神学术语和基督教中国化的学术术语之间的张力进行了讨论。
李瑞翔:翻译中主要遇到的问题如下:英译的圣经作为标题完全无法从和合本中截出、文本中所举的德国民俗的例子和隐喻无法精确翻译、原文有些语句存在逻辑矛盾、个人情绪的句子难以做到精确地传达。
李浩:就所翻译的进度进行了汇报。同时就翻译中的术语进行了讨论,如faith、trust、believe之间的翻译区别、work的翻译选择等。最后就脚注缩写问题进行了探讨。
李方舟:作为翻译团队的秘书,提供了大量实用的工具和网站。并现场教导了专业术语的翻译检索。最后就中文翻译中容易出现的语感生涩问题进行了交流。
刘海涛:以多年英文教师的身份对翻译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所提出的问题如图所示:
王颖:汇报进度之余来更加多地鞭策自己。并且在时间管理的问题上和大家进行了沟通。
贺腾:提出了文本中讲道集口语化的翻译问题。同时提出了自己翻译中遇到的一些概念对子的问题,比如:spiritual /flesh food,kingdom of Christ/kingdom of world。
祝海燕:就自己所负责的文本中的术语统一问题和德语句子翻译的问题进行了汇报。同时表达了自己通过阅读路德文本所学习到的对教会的顺从。
肖颖:其所在华中科技大学德语团队汇报了其团队的成员、工作的内容和进展、索引制作的意义、工作收获与分享。
张瑞红:汇报了自己从文学史的角度去了解路德的情况。并提出了路德语言特点和桌边谈话的口语化风格的翻译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同一本书的不同译者之间沟通的期望。
王兆芝:汇报了自己所负责的创世纪的部分中拉丁语、德语的翻译问题。并且就文本中有一些粗俗语言的保留问题进行了讨论。
时亮:汇报了自己在阅读文本中因着基督中心论的神学而得到的收获。并且沟通了翻译中汉语经文次序和其他语言次序的问题。最后表达了自己的希望和期待,即希望和期待本次翻译项目能够成为中国思想史文化上重大的事件,开启第三次启蒙。
路德著作集的翻译,将是世界史学科的重要事件,它不仅把路德的著述介绍到汉语学界,而且对于反思现代性、西方性、中国特色性及普遍性真理之间的关系有重要价值。就技术层面而言,期望通过汉、英、德、拉丁语对照索引的编排制作,本团队不仅在汉语学界进行开启性贡献,而且超越和发展美国版《马丁.路德著作集》(American edition of Luther’s Works)。(撰稿:李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