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6日,由betway唯一官网清民诗文研究中心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彭国忠教授主讲的讲座“一首诗与一代梅词”,于下午两点半在我校东区必威betway平台408会议室正式开讲。讲座由必威betway平台清民诗文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军教授主持,李德强、张宇超等多位老师、同学共同参与。
讲座开始,彭国忠教授分享了他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同学们从后往前细读《全宋词》的经验,并指出了两个有趣的现象:其一,宋代“无名氏”创作的梅词数量相当之多,超过了500首。其二,苏轼梅词实际上引用了齐己的《早梅》诗,然而各家苏词注本都没有关注到这一现象。由此出发,彭国忠教授展开了对历代咏梅诗词的系统考察。讲座按照“咏梅传统”、“齐己咏梅的资源”、“前村雪里:宋词咏梅的空间结构”、“昨夜与明年:宋词咏梅的时间建构”、“移植与和羹:宋词咏梅的别样寓意”、“唐宋文化精神”、“余论” 七个部分层层递进,步步深入。
首先,彭老师通过引用大量例证,梳理了先秦到宋代诗词中咏梅传统的形成与递变。从《诗经》开始,历代诗人不乏佳作。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萧纲《春日看梅花诗》最早开始写梅花之香,张正见《梅花落》最早开始在梅词中用典。晚唐诗僧齐己的《早梅》诗在宋代士大夫中得到了广泛的响应,但齐己诗并非横空出世,诗中呈现的时间、时空、主旨在齐己之前的咏梅之作中早有体现,《早梅》诗实际上与众多文本构成了互文关系。
宋词咏梅具有固定的空间结构。杨亿、晏殊、欧阳修、晏几道、王詵、苏轼等宋代词人都热衷于描写野外的梅花,将梅花置于特定的乡野空间,也即齐己所谓的“前村雪里”。在宋人的梅词中,梅花往往并非品格高洁的象征,而是寄托了诗人的用世之志。这与林逋所描写的梅花形象迥然不同。宋代梅词传递出作者渴望自己如梅花一般,从前村雪里移植于禁庭之中。“和羹”一典在宋代梅词中的应用十分常见。该典故源自《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孔《传》:“盐,咸;梅,醋。羹须盐醋以和之。”具体来说,这一典故有两种涵义:一是比喻大臣辅佐君主综理国政;二是比喻宰辅之职。
唐代诗僧齐己的《早梅》诗能在宋代获得如此广泛的回应,其根源在于唐宋制度有一脉相承之处,即唐宋时科举制度的时间是一致的。梅花盛开时正对应了十一月乡试,来年四月礼部春闱则与野梅移植于春台之时相应。唐宋精神的不同之处也影响着《早梅》诗的传播与接受。唐代多士家大族,而宋代多寒素之儒。“前村雪里”正对应了宋代寒儒起自田里,这一固定的空间结构自然容易引起白衣举子的共鸣。
最后,彭老师由宋代梅词展现的入世精神,论及雅俗之辨。柳永词大俗,而亦有大雅之作。周邦彦词大雅,而亦有大俗之作。对于雅俗的辨正关系,胡适等前代学者已有论述,宋代梅词之俗与雅亦是一个显例。大俗之梅词正是宋人入世精神、用世之志的集中体现。
主题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对彭国忠教授进行了提问,彭国忠教授一一对这些疑问进行了耐心的解答,并鼓励同学们对讲座中未及详细论及之处展开进一步研究。讲座在众师生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撰稿:刘玥)